碳鋼鑄件的熱處理
碳鋼鑄件通常采用的熱處理方式有退火、正火或正火加回火。
經正火處理的鑄鋼,其力學性能較退火的略高些。由于組織轉變時的過冷度較大,硬度
也略高,切削性能因而也較好。目前生產中采用正火方式處理者居多。
含碳量較高且形狀較復雜的碳鋼鑄件,為消除殘留應力和改善韌性,可在正火后予以回
火處理;鼗饻囟纫550~650℃為宜,然后在靜止空氣中冷卻。
含碳量在3.5%以上的鑄造碳鋼件也可采用調質(淬火+回火)處理,以改善其綜合力
學性能。小型碳鋼鑄件可由鑄態直接進行調質處理;大型或形狀復雜的碳鋼鑄件,則宜在正
火處理后再進行調質處理。表4.2為碳鋼鑄件的退火工藝及退火后硬度。表4.3為碳鋼鑄件
4·3·2 中、l氐合金鋼鑄件的熱處理
中、低合金鑄鋼含有少量硅、錳、鉻、鉬、鎳、銅和釩等合金元素(總含量<8%),具有較好
的淬透性,經適當的熱處理后可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。中、低合金鑄鋼的熱處理特點如下。
①中、低合金鋼鑄件大多用于汽車、拖拉機等力學工業要求有良好強度和韌性的重要
部件。一般來說,對于要求抗拉強度小于650MPa者,施以正火+回火工藝;而對于要求大
于650MPa者,則采用淬火+回火工藝,處理后組織為回火索氏體。這比正火或退火所得珠
光體及鐵素體組織具有更高的強度和良好的韌性。這種熱處理通常稱為調質處理。但當鑄件
形狀及尺寸不宜淬火時,則宜采用正火+回火取代調質處理,而所得力學性能也較之略訊
②中、低合金鑄鋼件在調質處理前最好進行一次正火或正火+回火預處理,以細化晶粒,
均勻組織,提高最終調質處理的效果,也有利于減少鑄態組織對調質后鑄鋼的性能的影響,以避
免鑄件內部鑄造應力而導致鑄件淬火時變形或開裂的可能性。對于含C0.2%以下的低碳低合金鋼
鑄件,調質前可采用正火預處理。表4.5為常用低合金鑄鋼的正火或正火+回火溫度范圍。
③中、低合金鋼鑄件的淬火處理要求盡可能得到完全馬氏體組織。為此,應根據鑄鋼
的牌號、淬透性和鑄件壁厚形狀等來選擇淬火溫度和冷卻介質。表4.6為常用低合金鋼鑄件
洇質處理的規范。
④中、低合金鑄鋼件淬火后應立即回火,調整鑄鋼的淬火組織,以達到所需的綜合力
學性能要求,同時消除淬火應力,防止淬火鑄件變形或開裂。圖4.1為三種低合金鋼的回火
特性曲線。表4.7為常用變形調質低合金鋼回火溫度與回火后硬度的關系。
⑤韌化處理是一種在不降低鋼的強度的條件下,改善其塑性、韌性的處理工藝。它適
用于中碳低合金高強度鋼鑄件。
(1)高溫淬火工藝
中碳低合金鋼以正常溫度淬火后,其組織以片狀馬氏體為主。提高淬火溫度,則淬火后
的組織中以板條狀馬氏體為主。其特點是強度高,韌性好,且消除了鋼中有害雜質在晶界上
的吸附,有利于鋼的韌性改善。
(2)亞臨界(兩相)區淬火工藝
低碳低合金鑄鋼一般采用完全淬火。其淬火組織中常因有沿晶界析出的共析鐵素體,降
低了鋼的韌性。而兩相區淬火即為在溫度A。,~A。之間淬火。其淬火組織為馬氏體和均勻分
布的細小鐵素體的復相組織,減少了一般淬火鑄鋼回火脆性的危險,顯著地提高了鑄鋼的韌
性,降低了鑄鋼的低溫脆變溫度。
(3)細化或超細化處理工藝
對于高碳過共析低合金鑄鋼,細化其碳化物,并改善其分布特性,是提高該鋼種韌性
的有效方法。圖4.2為ZGCrl5鋼細化晶粒處理工藝。此工藝特點是采用高溫,固溶鋼中
的過剩碳化物,而后在625~650。C完成珠光體轉變,以此預處理作為鋼的最終熱處理前
的準備,以獲得較細晶粒組織,提高鑄鋼的韌性。表4.8為中、低合金鋼鑄件的常用熱
虛b理規范。
|